《海龟蘑菇汤》游戏玩法
前言
小李砍下一棵树,然后立即跳进了旁边的河里。这是为什么?
一个只穿内裤的男孩死在人行道上,手里拿着一把雨伞。这是为什么?
一个人玩的海龟汤!没有预设问题和选项的悬疑推理游戏,硬核推理、自由探索,从匪夷所思的结局挖掘出层层反转的真相!

游戏介绍
✦
•
✦
什么是海龟汤?海龟汤真的很好玩吗?
海龟汤又叫情境推理游戏,是一种适合线下聚会的多人娱乐,玩法很简单:由主持人讲述一个难以理解的事件,其他人用提问的方式来还原出事件的完整真相,但是提出的问题只能用“是/不是/不重要”来回答。比如在本文开头的那个例子里,提问者就可以问“某人第一次死亡是真的死掉了吗”“故事里还有其他人死掉吗”“其他人的死和某人有关系吗”,在“不是/是/是”的回答中,真相也就逐渐浮出水面了。
当然,如果提问的人没有看过《无人生还》,那么还原的过程一定会很辛苦,这也是海龟汤游戏的乐趣:汤面(主持人讲的事件)越简单,汤底(真相)可能就越离奇曲折。这种游戏之所以叫海龟汤,就是因为有一道经典谜题,说某人在餐厅点了一碗海龟汤喝掉,然后他就哭了。故事背后的真相是他曾和朋友在海上失事,快饿死的时候朋友给他煮了一碗汤说是海龟汤,但现在他发现真正的海龟汤和当时喝到的味道完全不同……
主持人越是能“煲”出脑洞大开又十分合理的汤,就越能调动“喝汤”玩家的情绪,再加上海龟汤游戏不需要其他桌游的复杂道具,没有需要学习的复杂规则,两个人能玩,十个人也能玩,几分钟就能开一局,很快就成了破冰暖场的最佳利器,并且迅速发展出本格、变格、搞笑、暗黑等多种题材,从线下风靡到了线上。在豆瓣网站,海龟汤小组里有近10万用户源源不断地分享自己的创作;

•
✦
游戏玩法
✦
•
✦
玩家在选择想要进行的故事之后,可以看到此故事的标题与汤面。

开始调查后,玩家需要根据短文的内容来输入空白处可能的字词,以此解锁事件本来的真相。而本作最令人诟病的,或者说本作作为海龟汤的致命缺点就直白的体现出来,受限于表现形式,玩家的推理更接近于完形阅读的字谜填空。

在单人玩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思路停滞的情况,这就会对游戏进程的推进产生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戏增加了包括但不限于关键词的各种提示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海龟汤玩家拓展游戏获得线索的渠道。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正如提示所说,诸如“一”“在”“的”等字眼在近乎全部的故事中的全部应用导致故事的解谜变得十分吊诡,本应当是硬核烧脑后推理出故事的前因后果,而在本作普遍的文字表述后更贴近填空。
而问句的提出在由接入GPT4的支持人处理后在解锁相关文字内容与回复是否的同时会提供一定数量的蘑菇代币。玩家可以直接通过给付一定的蘑菇代币来获得文字提示或者图片提示,甚至可以直接解锁空白处文字内容,以帮助联系上下文,而填空处的等级分为三级,不同等级的内容需要不同段的代币数量。这一出一进帮助玩家思量如何利用手中的等价物来更好的推进进程。当然随着真相的揭露,游戏会以漫画的形式逐步还原故事的场景,而随着画面的不断补完,呈现出的内容也帮助玩家更好的还原故事的来龙去脉。
同时因为有着ai的加持,关键字的触发被放宽了界限,输入的字词会连带近义词的揭露,虽然部分近义词的判定令人困惑,但无疑是帮助了玩家进行推进的。

受限于媒介形式的通关判定,游戏内还设置了猜字功能,当玩家抓耳挠腮无法推断时,可以通过猜测输入字词,通过被确认的声调和字母来判别原本的内容。

故事的通关评价则是由玩家借助代币解锁的多少来判定,红色关键词作为故事的核心节点,承载着故事的真相,是否解锁红色字眼挂钩着玩家的通关评价。而伴随着故事的通关,可以获得主线故事“地下通道”的解锁代币,作为陈列的收藏品,以及一个来自开发者的小贴士。

收藏品的存在在本作中可有可无,在此不加笔赘。

而红蘑菇的存在则是本作的核心要点,随着玩家的游玩进度,陆续获得的红蘑菇可以帮助玩家在地下通道中解锁更多的情节。而“地下通道”的主线故事的存在,令笔者感到惊艳的同时也感到惋惜。

玩家可以通关蓝色词条的超链接进入另一情境的内容中,黄色词条是需要红蘑菇进行解封的情境,红色词条是需要解锁一定情境后才能进入的情境。这种碎片化,具有跳跃性的叙事系统让笔者感觉到“地下通道”这一“电子小说“更像是一款互动小说,相互串联的表达形式令笔者印象深刻,而惋惜则是由于“地下通道”这一主线故事似乎并不完整,尚且需要打磨